欢迎光临厦门都市网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要闻

隆安山林权属争议十余年未决 村民质疑文件"一图两版"

广西隆安县雁江镇东义村第10组(内任屯)与第9组(那班屯)围绕"绿茂、那叫"山林的权属纠纷已持续十余年,期间多次发生冲突,甚至引发流血事件。村民对处理结果的公平性提出质疑。

历史经营与权属争议

据东义村10组村民提供的材料显示,争议地涉及440亩山林,自1980年起由该屯承包经营管理,已持有该山的山林权证书,且多年来种植松树、油茶、竹木、果树等经济作物,年收入过万元。1983年林业"三定"时,经全村干部群众现场认界,该山地被划归10组所有,并获颁山林权证(NO:00000801),注明"六茂山、那叫为牧场200亩";相邻的9组同期权证(NO:0000802)则标注牧场70亩。

据村民介绍,争议始于2007年,双方对“六茂、那叫”山的归属存在分歧。2008年5月17日,9组组织人员强行砍伐争议地林木,引发冲突。当月22日,县镇两级政府组织现场调解,共同勾画纠纷范围示意图,并确认该图将作为处理依据。同年6月,政府又召集原牧场管理员实地勘界,绘制牧场范围图,两份图纸被指"互相吻合"。2009年,隆安县政府作出决定(隆政处[2009]4号),将总面积为440亩的争议地其中的200亩划归10组,但9组通过诉讼使法院于2010年以"认定不清"为由撤销决定。

2011年4月,争议地再次发生毁林事件,10组种植的果树、竹木等被砍伐焚烧,村民称对方企图毁灭其经营证据。

"一图两版"引发质疑

2020年12月,隆安县政府重新作出[2020]3号处理决定,将争议地全部划归9组。10组不服,于2022年诉至南宁中院。村民指出,在诉讼过程中出现了令人费解的情况:南宁中院2023年3月30日判决书中附带的[2020]3号文件示意图和2020年12月15日隆安县政府提供的[2020]3号附件图(山林权属纠纷的处理决定示意图),与2008年作为处理纠纷重要依据的纠纷示意图存在明显差异。对比显示,这份中院"2023年3月30日的3号文件示意图"是在庭审结束和判决书下达后才出现的,该图纸范围大幅扩张,将原本不属于争议范围的"绿碗山"纳入争议地,并改称为"绿茂、那叫"山。

"我们持有'绿碗山'的完整土地经营权证,这里从来就不是争议地。"10组村民代表表示,"同一个案子竟出现两个不同年份提供的[2020]3号附件图,这份突然出现的图纸完全改变了争议范围,但法院却以此作为判决依据。"村民认为,在具有相等法律效率的林权证,对方擅自更改和扩张2008年权属纠纷示意图的情况下,仍然把争议地全部划归9组,此举严重影响了判决的公正性。

村民诉求与政府回应

2025年3月,村民在政府接访活动中提交申诉材料,要求说明证据问题,但未获答复。4月24日,县镇多部门到场调解,第10组村民要求县,镇政府部门领导,对被肆意扩大的[2020]3号附件作出解释,当天县,镇领导也没有作出任何相应说明和解释。

该纠纷历时18年,涉及土地权益、历史经营证据及多次行政司法裁决,村民希望上级部门介入调查,核查图纸真实性,确保处理过程公开透明。截至发稿,隆安县政府及南宁中院未就图纸差异作出公开说明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厦门都市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5 by 厦门都市网 xm.csrib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